印能捷网点介绍

印刷图像的阶调层次是以印刷中最小的印刷单元—网点来再现的。网点一词按我国GB 9851.6—1990《图像制版术语》的解释为:组成网点图像的像素,通过面积和(或)墨量变化再现原稿浓淡效果。

 

印能捷网点介绍

印刷网点

 

网点在印刷过程中起着接受、传递油墨的作用。网点大小决定传递油墨面积的大小,网点密度的高低决定传递油墨量的多少。网点的形态和特征将影响到最终的印刷品能否正确的还原原稿的阶调层次和色彩变化。

 

 一、印刷加网方式

 

常见的印刷加网方式有三种,即调幅加网、调频加网和混合加网。对应网点种类是调幅网点、调频网点、混合网点。

 

1. 调幅加网

 

调幅(AM)加网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加网技术。调幅加网是在印刷时通过改变印刷品网点面积的大小来实现半色调网点图像的印刷,网点大的地方颜色深,网点小的地方颜色浅。调幅加网的特点是:版面图像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网点组成,并且各网点的中心距都一样。

 

2. 调频加网

 

调频(FM)加网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下形成的。调频网点在空间随机分布,没有规律可循,网点的直径一般介于10-30μm之间,每个网点的大小相同,依靠改变网点的密集程度,也就是依靠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频率,来调节印刷时纸张上的墨量。

 

3. 混合加网

 

混合加网技术是借鉴调幅和调频两种网点特性的加网技术,既体现了调频网点的优势,又具有调幅网点的稳定性和操作性。

 

二、调频对比调幅加网的优缺点

 

1. 调频加网的优点

 

层次细腻、逼真;不会产生龟纹;克服了中间调生硬现象;适合四色以上的高保真印刷。

 

2. 调频加网的缺点

 

由于调频网点直径太小,印刷时网点扩大比较严重;调频网点属于不规则排列,会在局部产生线条和跳棋状结构,并在局部产生油墨堆积。

 

三、印能捷加网类型和加网系统

 

印能捷加网是由Proof类型的JTP完成的,输出网点前需配置对应的JTP与处理模板。印能捷的加网分为Maxtone与Staccato两种类型。

 

1. Maxtone加网类型

 

  • Maxtone是基于印能捷 AM(调幅)加网技术的加网方式。
  • Maxtone CX 加网类型可配置高亮区和阴影网点的尺寸。
  • Maxtone IS和Maxtone IS CX加网类型用于无缝套筒和滚筒输出设备应用程序。如果选择 Maxtone IS,那么在处理模板的输出转换部分中设置的分辨率必须与在 IS 加网系统中的分辨率相同。大多数 IS 加网系统是在 IS 加网设置中预定义的,不能在处理模板中修改。
  • Maxtone CS是混合加网,中间调是调幅网,亮调和暗调是视方佳调频网。
  • Maxtone NX主要用在Kodak  NX制版机,是柔印的加网方式。

 

以下是Maxtone加网的效果(Round-Square;175线):

 

印能捷网点介绍

Maxtone加网

 

2. Staccato加网类型

 

  • Staccato是基于视方佳的调频加网方式。
  • Staccato NX 加网类型可配置高光区和暗调网点的尺寸。

 

以下是Staccato加网的效果(10.0μ网点):

 

印能捷网点介绍

Staccato加网

 

四、加网主要参数

 

印能捷加网的参数有“加网类型”、“网点形状”、“加网线数”、“网点大小”等。这些参数在输出类型的模板中可以进行设置。

 

印能捷网点介绍

输出类型处理模板

 

1. 加网类型

 

印能捷支持的网点类型见“三、印能捷加网类型和加网系统”。有些网点需要购买授权许可才能使用。

 

2. 网点形状

 

网点形状是指50%网点所呈现的几何形态。不同的网点除了具有各自的表现特性外,在复制中还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从而影响最后的复制效果。在选择采用何种形状的网点加网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网点增大,因此,不同的产品对网点形状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印能捷Maxtone加网支持的网点形状有:圆形、方形、线形、圆方形等。

 

3. 加网线数

 

加网线数是网线排列的空间频率,反映了网点间距离,其数值大小决定了印刷品复制的精细程度。加网线数的度量是沿加网角度方向进行,可根据印刷品的种类、用途、印刷需要的精细程度进行选择。

 

4. 网点大小

 

网点大小用网点覆盖率衡量,是被网点覆盖部分与网目单元的面积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网点大小可以用密度计进行测量。

 

五、PDF中的半色调加网

 

除了在输出阶段对文件进行加网,印能捷还支持前端加网。利用印能捷Dotshop插件,可以在Acrobat软件中查看、选择、编辑PDF文件的半色调加网。有关PDF文件的加网参看Dotshop插件的使用。

 

返回印能捷数字流程

发表评论

您必须才能发表评论!